燙傷要擦什麼藥?
頭痛要用頭痛藥、感冒要用感冒藥,那燙傷咧?當然是用燙傷藥啊~這不是廢話嗎?
還真的不是廢話,事實上大多數的燙傷並不該使用燙傷藥膏。
我們最常在藥房買得到的燙傷藥膏成分是銀磺胺 (Silver Sulfadiazine) ,這是一種抗生素,也就是殺細菌用的。既然是殺細菌用的,那麼假如沒有細菌,它也就沒有用。
我們一般家中會發生的燙傷通常屬於一度(紅腫)或二度燙傷(起水泡),只要皮膚沒有破損或特別接觸到髒汙,在短時間內並不會發生感染,所以多數的狀況下用了燙傷藥膏並沒有幫助。
那麼有沒有壞處?
首先燙傷藥膏(銀磺胺)有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造成傷口發紅發癢;其次銀磺胺中的銀離子有時候會將皮膚染色;最糟的是,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銀磺胺會讓傷口不容易癒合,而傷口癒合的時間拖得越長,發生疤痕的機會也就越高。
燙傷後緊急處理的五個步驟:
沖:用冷水沖約30分鐘。
脫:若燙傷部位有衣物,請溫柔的移除。
泡:再用冷水泡約30分鐘。
蓋:以乾淨的紗布覆蓋。
送:送醫。
如果真的不能馬上送醫,起水泡的部分可以先貼人工皮等敷料作為保護。銀磺胺成分的燙傷藥膏只有在燙傷傷口感染的狀況下使用才有幫助,使用前還是由醫師評估比較妥當。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參考資料:
J Invest Dermatol. 2015 May;135(5):1459-62.
Burns. 2016 Apr 25. pii: S0305-4179(16)30056-0.
灰指甲怎麼辦?
灰指甲又稱甲癬 (Onychomycosis),也就是指甲的黴菌感染。灰指甲的指甲會變得灰灰的,但指甲灰灰的不一定就是灰指甲喔。
灰指甲其實有好幾種,根據指甲的型態我們主要分為:
1. 遠端側緣甲下型 (Distal lateral sunungual onychomycosis):這類的灰指甲會讓指甲變色、變厚,指甲漸漸的會跟指甲肉分開,有些地方會變得脆脆的,通常是遠端指甲(也就是我們檢指甲會剪到的地方)比較嚴重。大部分人的灰指甲都是這種。
2. 白色表淺型 (White superficial onychomycosis):指甲上會出現一些白色的小點或斑塊,指甲也會變得比較粗糙。
3. 近端甲下型 (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這類的灰指甲會從指甲根部(跟指甲肉相連的地方)開始變色。
灰指甲初期通常沒什麼不舒服,不過嚴重的灰指甲會造成指甲變型,有時候會有疼痛、甚至感染的狀況,所以通常還是建議治療。
治療上來講,擦外用的抗黴菌藥算是最沒有副作用的方式,但是這需要長時間治療;另一個選擇是吃藥,不過這類的藥物(抗黴菌藥)對肝臟的負擔比較大,通常建議在治療期間能追蹤肝功能指數。另外一個新的方式是採用雷射治療,不過通常只對表淺的灰指甲效果比較顯著。
常見有兩種指甲灰灰但不是灰指甲的狀況:
這是指甲跟鞋子磨擦產生的痕跡。 圖片來源:黃千耀醫師拍攝 |
這是指甲下的瘀血 (Subungual hematoma)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EMORRHAGESUBUNG1.JPG |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冷凍治療是什麼?
冷凍治療顧名思義當然就是利用冷凍來治療。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低溫把不要的東西凍死。多低溫呢?皮膚科常用來做冷凍治療的東西叫做液態氮,它的溫度是攝氏零下196度,也就是比家裡冰箱的冷凍庫還要冷..嗯,很多就是了。
冷凍治療的應用範圍很廣,最常用的就是來去除一些良性的皮膚增生,比如說疣 (Verruca)、化膿性肉芽腫 (Pyogenic granuloma) 、結節性癢疹 (Prurigo nodularis) 、蟹足腫 (Keloid) 、日光性角化 (Actinic keratosis) 等。
大家一定有用手拿過冰塊,拿久了手會開始發紅疼痛,冷凍治療的過程就像這樣的加強版,治療時會有刺痛的感覺,有的人在幾天後會起水泡,這都是正常的過程。
液態氮的治療方式目前主要有兩種,一個是用噴槍噴、一個是用棉花棒沾了點在病灶上。有的病友會好奇為什麼上個醫師用沾的、這個卻用噴的,其實兩個的效果差不多,選擇上端看醫師的習慣。
冷凍治療如果使用得當,算是一個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有的人治療後會有短暫的疼痛,反應比較激烈的會起水泡,但水泡通常在幾個星期內會自己收乾。
以最常接受冷凍治療的疣來說,通常需要多次治療,每次治療間隔一兩星期,其間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藥物治療,效果會更好。
延伸閱讀:
頭皮好癢怎麼辦?
頭皮癢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在發作的時候除了皮膚會發紅發癢,還會有黃白色的皮屑,除了頭皮以外,髮際、眉毛、法令紋、耳朵都是常見的影響部位,還有人連胸口跟背部都會長。
目前我們還不清楚為什麼有的人會有脂漏性皮膚炎,有部分的研究認為跟皮屑芽孢菌 (Malassezia species) 有關,所以在治療上有時會使用抗皮屑芽孢菌成分的藥物,如 Ketoconazole, Zinc pyrithione, Selenium sulfide 等,市面上買到的抗屑洗髮精裡面也多半是這類的成分。
不過畢竟皮屑芽孢菌脂漏性皮膚炎的其中一個成因,有時候單用抗菌成分的藥物還不能完全控制,那就必須使用外用類固醇或焦油 (Tar) 這類的消炎藥物。
脂漏性皮膚炎雖然不影響健康,但也不容易根治,我們必須接受它就是偶爾會復發的事實,有些方法可以減少復發的機會:
1. 規則作息:熬夜會讓脂漏性皮膚炎變嚴重。
2. 輕淡飲食:刺激的食物少吃 (比如說辣的、酒類) 。
3. 減少壓力:這個其實是廢話,沒有人會希望有壓力,能避得開的就不會是壓力了。
4. 頭皮保護:秋冬天氣比較乾的時候,可以用清爽的乳液於洗澡前輕輕搓揉於比較嚴重的部位。
當然有時候照著上面這樣做還是會發作,這時候還是找醫師治療比較妥當了。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雞眼一定要切掉嗎?
切掉當然是一個選擇,但是通常沒有必要。
雞眼是腳底一塊硬硬的突起,可以算是繭的一種,輕微的時候通常沒什麼不舒服,但是大顆的雞眼在走路壓到的時候會痛。
雞眼的主要成因就是摩擦,從雞眼的部位大概可以判斷原因為何:
1. 腳的兩側:只要一流行尖頭的鞋子,門診就會出現腳兩旁長雞眼的患者。一般來說長在大腳指跟小腳指側邊的雞眼都是楦頭太緊造成的,請換比較軟或寬鬆的鞋款。
2. 腳底:腳底長雞眼通常是鞋墊太硬或走路習慣引起的。走路這個動作好像沒什麼學問,但是每個人走路的姿勢都略有不同、施力的點也不太一樣。有些病友問我為什麼雞眼只長這邊不長那邊,這就是因為他走路剛好會往某個點施力的關係。另外穿高跟鞋會讓重心往前,所以很常在腳底前段引起雞眼。
3. 腳指縫:這通常是腳部構造異常引起的。不少老人家的腳指可能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或關節炎,造成關節變形,這時候腳指骨會擠壓在一起,造成腳指頭之間的雞眼。
雞眼的居家照顧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摩擦的原因,但是能作的大概就是換穿寬鬆的鞋子、更換有彈性的鞋墊,走路習慣或腳部結構基本上不太容易靠自己去調整。
治療上來說最立竿見影的就是把厚皮削掉、或是塗抹酸類的藥物讓厚皮變軟脫落。
有些病友喜歡要求醫師做冷凍治療,冷凍治療主要是用於疣以及特定良性腫瘤的治療,對雞眼理論上還是有幫助,但是效果不見得比較好,醫師會依據病況做最好的判斷與處置。
把雞眼切掉當然是選項之一,但假如根本的原因沒有改善,那一定會復發,總不能乾脆把腳整隻切掉,對吧?
衍伸閱讀:
雞眼跟疣有什麼不同?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我有異位性皮膚炎嗎?
有一種很難治的病叫做「我覺得自己有病」。
異位性皮膚炎大概是最多人「明明沒有卻覺得自己有」的皮膚病之一(另一個應該就是乾癬了)。
跟幾位患者詢問過,有的人說他覺得他癢的地方很奇怪所以覺得是異位性皮膚炎(到底哪裡癢算是很奇怪的地方啦);也有人說因為癢的地方跑來跑去所以覺得是異位性皮膚炎。但是這患者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都不是異位性皮膚炎。
不只是皮膚病,很多疾病的診斷都是有一定的標準,目前各國專家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看法大致上有幾個共識:
1.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癢的皮膚病:癢的情況當然有輕有重,但是很少人完全不癢的。
2.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慢性的皮膚病:慢性就是時間會拖很久的意思。兒童及成人通常定義為半年以上、嬰兒則至少要三個月。
3. 異位性皮膚炎的皮疹通常出現在特定的部位:嬰幼兒主要長在臉、胸、手臂及腿的外側;稍微長大一點以後,皮疹會出現在彎曲處,比如說脖子、肘窩(手肘前方彎曲處)、膝窩(膝蓋後方彎曲處),而且都是對稱出現的。
4. 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本身或家人常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病史:這裡的過敏性疾病講的主要是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及過敏性鼻炎。
有時候初期狀況沒那麼明朗的時候,醫師必須追蹤一段時間才能判斷到底是不是異位性皮膚炎。
夏天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都因為流汗及高溫而惡化,最好還是待在有空調的房間,汗水要趕快擦乾,才不會造成因為癢而影響生活品質。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什麼痣可以點掉?
基本上沒有痣不可以點,只是點了有沒有解決你的問題。要點痣以前必須先釐清,你想去除這顆痣,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1. 健康的考量:如果擔心這顆痣會是「不好的痣」,那麼最好是不要點掉,因為點掉以後就沒辦法追蹤後續的變化,而且也無從知道這顆痣到底是好是壞。
如果是方面的考量,最好是做手術切除,雖然會留下疤痕,但是切下來的痣可以做進一步的化驗,才能確認這顆痣是不是有惡性的變化。
2. 美觀的考量:既然是美觀的考量,那除了要考慮如何把痣除掉以外,還要顧及除完以後的外觀是否漂亮。
摸起來是平的痣通常可以用雷射完全去除,而且不太會留下明顯的痕跡。
而凸起來的痣就比較複雜,因為凸起來的痣通常比較深,在雷射點痣的時候會遇到兩難的問題:點得淺了除不乾淨、點得深了又容易留下疤痕,手術切除其實是最根本的方法,不過因為會有刀疤,對多數人來說不太能接受。實務上必須考量大小、部位、以及每個人的接受度來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3. 面相的考量:這個你還是去找面相老師吧...
整體來說,先問問自己除這個痣的目的是什麼,接著摸摸看這顆痣有沒有凸起來,再參考以上的治療選項,這樣就診的時候才會更有方向喔。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5)--還有救嗎?
雖然掉頭髮的原因百百種,但是有一件事大家都想問,就是「我的頭髮到底會不會長回來?」
大部分常見的落髮都會長回來,所以不用擔心,接著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
皮膚科醫師會把落髮分成兩種:
1. 疤痕性落髮 (Scarring alopecia):因為毛囊嚴重發炎造成永久性破壞以及疤痕而造成的落髮,也就是俗稱的「毛囊死掉了」。
常見原因包括嚴重的毛囊炎、外傷、頭皮發炎,某些皮膚疾病如皮膚的紅斑性狼瘡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或毛囊扁平苔癬 (Lichen planopilaris) 也是成因之一。
2. 非疤痕性落髮 (Non-scarring alopecia):大部分常見的落髮都屬於非疤痕性落髮,比如說休止期落髮、圓形禿、雄性禿。
這類的落髮是因為毛囊機能失調而造成的,非疤痕性落髮的毛囊因為還存在(沒有變成疤痕),所以頭髮長回來的成功率比較高。
疤痕性落髮可說是分秒必爭(好啦其實也沒那麼緊急),如果早期把病症壓制住,讓越多的毛囊存活下來那復原的機會當然越高。
非疤痕性落髮而所以只要早期把機能調節回來,頭髮通常都能再長出來。但這並不表示非疤痕性落髮可以放著不管,因為常時間機能失調後,有些毛囊還是會萎縮消失,造成永久性的落髮,雄性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狀況,所以即使是非疤痕性落髮,有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
至於毛囊到底有沒有變成疤痕或者還存不存在,通常需要高倍數的放大鏡或特殊儀器,不是一般肉眼看就看得出來,如果有落髮的問題還是找專業醫師諮詢比較好。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2)--雄性禿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3)--圓形禿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4)--休止期落髮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4)--休止期落髮
常常有年輕女生很緊張的來門診,說最近頭髮一把一把掉,洗完頭浴室的排水孔都有一大團頭髮,甚至有人很仔細的數了落髮的數目,然後跟我說真的超過一天一百根。
這種突然發生、整頭都掉、而且掉得很均勻的落髮,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休止期落髮。
我們的身體很聰明,當有緊急狀況發生的時候,會自動將資源優先留給重要的器官,而比較不重要的構造相對就會受到排擠。頭髮雖然是現代人造型中很重要的一環,但髮型好不好對生存能力實在沒有幫助,因此一旦其他器官有需求,頭髮往往是第一個被犧牲的,這時候大量的毛囊就會進入休止期,並在一定時間後頭髮開始脫落。
常見造成休止期落髮的原因就是各種壓力,這個壓力可大可小,可能是心理上的壓力(工作或學業),也可能是生理上的因素,比如說發燒重病、生產、手術開刀、營養不均衡等,另外某些藥物也是成因之一。此外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貧血或甲狀腺機能異常造成的,所以有時候掉頭髮還是需要抽血做進一步檢查。
大部分的休止期落髮屬於急性休止期落髮,通常是在壓力發生後三個月左右開始掉頭髮,持續約半年左右會復元;少部分的人會有慢性休止期落髮,這就可能拖好幾年。
雖然頭髮一直掉會讓人很緊張,但休止期落髮只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均衡營養,通常不需要特別的治療也會復原。
相關文章: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2)--雄性禿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3)--圓形禿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3)--圓形禿
「圓形禿 (Alopecia areata) 」就是俗稱的「鬼剃頭」。除了很嚴重的患者以外,通常是在剪頭髮的時候被設計師發現的,頭上可能會有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局部落髮。除了頭皮上會掉頭髮以外,有的人會掉鬍鬚、眉毛、腋毛、或陰毛,最嚴重的狀況下,還有人全身毛髮都脫落的。
圓形禿常用的治療有外用類固醇藥膏及局部類固醇注射,多半在三到六個月內可以看到改善,對於效果不佳的患者,則可以考慮使用冷凍治療或光療,再嚴重一些的還可以接受接觸性局部免疫療法(但受限於台灣的醫療規定,目前只有少數醫療院所有在進行)。前幾年美國耶魯大學報告過使用生物製劑來改善嚴重圓形禿的案例,但價格相當高昂就是了。
目前認為圓形禿跟壓力有關,但這個壓力還真的是可大可小,從工作或學業壓力,到睡眠不足、心情不好、感冒發燒都有可能,甚至也有些退休的病友說,我每天吃得好睡得好、遊山玩水又沒壓力,為什麼還會圓形禿?
這只能說人體是很奧妙的,有些疾病還真的找不出原因。我認為比較正面的想法是把圓形禿當成身體給我們的提醒,它提醒我們要留意目前的生活作息,能改善很好、找不到能改進的地方更棒(表示你已經活得很健康了),不要太過擔心才會好得快。
相關文章: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2)--雄性禿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2)--雄性禿
雄性禿 (Androgenic alopecia) 應該是個大家都見過的狀況,台灣政治領袖「電火球」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他還有英國的威廉王子和主演玩命關頭的男星Jason Statham都是。
並不是所有男生掉頭髮都叫雄性禿,雄性禿初期主要有兩種型態:
1. M型:兩側前額髮線開始後退,出現類似字母M的形狀。
2. O型:從頭頂開始變稀疏,也就是所謂的地中海。
到後期多半M型及O型區域都會落髮,只剩下後腦勺一區還有頭髮。這種只對後腦勺手下留情的狀況,是雄性禿的特色之一。
男生有雄性禿大家不奇怪,但是女生也有雄性禿,聽起來就有點意外了。
女性的雄性禿嚴格講叫做「女性型態落髮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和男性雄性禿不同點在於,女性雄性禿的前額髮線通常不受影響,而是以頭頂稀疏為主,同時因為女性多半蓄髮,不像男生馬上看到頭頂禿一塊,最早期的症狀往往是發現髮線越來越明顯而就診。
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雄性禿,主要都是先天基因的影響,雄性禿患者的毛囊對於一種雄性賀爾蒙 Dihydrotestosterone 特別敏感,因而造成毛囊萎縮落髮。
要強調的是,絕大部分的人並不是因為「賀爾蒙失調」而得到雄性禿,經抽血檢測,體內雄性賀爾蒙的量都在正常範圍,所以不用太擔心。
治療上來說,主要是以外用生髮藥水 Minoxidil 、或口服抗雄性賀爾蒙藥物 Finasteride 治療,對於較嚴重或希望短期看到效果的患者來說,手術植髮也是一個選項。
相關文章: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
一直掉頭髮怎麼辦?
其實頭髮不會掉才奇怪。
頭髮是一個會新陳代謝的構造,新的頭髮會一直成長,而舊的頭髮每天都會固定脫落一些,這是一個叫做「毛髮週期」的循環。
頭髮是從一個叫做毛囊的構造長出來的,每一個毛囊都會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生長期 (Anagen):頭皮上多數(約85%)的毛囊都處於生長期。顧名思義就是頭髮在變長的時期,一般的狀況下每個月大概可以增加一公分。生長期的時間長短每個人不一樣,大約是四到六年不等,而生長期的長度也就決定了我們頭髮的長度,有些人可以髮長及腰就是生長期較長的緣故。
退化期 (Catagen):毛囊停止生長,準備進入休止期。
休止期 (Telogen):毛髮根部開始萎縮,毛髮準備脫落。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次進入生長期。
每天自然脫落的頭髮大約是一百根左右,正常狀況下,因為會有新的頭髮長出,所以髮量會維持在一定的水準,然而當脫落的髮量大於新生髮量的時候,就會發現頭髮變少了,可能會覺得頭髮分線變明顯、頭髮比較塌、或是頭皮看起來比較明顯。
至於要怎麼計算每天的落髮量,最準確的方法當然是二十四小時內看到有頭髮掉了就要撿起來,然後仔細數數有幾根。不過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方法,相對比較簡單的估算方法是:睡前洗完頭之後,在枕頭上鋪好乾淨的毛巾,睡醒之後計算毛巾上的落髮量,然後乘上三(如果一天睡眠時間約八小時)或四(如果一天睡眠時間約六小時),超過100的話才需要留意。
黃千耀醫師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