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臉書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Archive for 4月 2017

蚊子為什麼愛咬我?


從小我就很容易被蚊子咬,腿上滿滿的「紅豆冰」是我再也熟悉不過的記憶。像我們這種蚊子眼中的「小鮮肉」永遠想問,為什麼蚊子不咬別人,就特別愛咬我?

現在科學家有發現一些可能的解釋:
1. 運動產生的代謝物:人體在運動或日常活動時會產生乳酸、尿酸等代謝廢物,蚊子會追蹤這些代謝物,所以當你產生的乳酸尿酸比較多,蚊子就比較容易找到你。這有點類似民間所說「酸性體質比較容易被蚊子咬」的理論。

2. 二氧化碳:人在呼吸的時候會排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也是蚊子找獵物的重要依據,有些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別高,就比較容易被咬。

3. 體溫:蚊子還可以靠著人體散發的溫度來定位,像我天生比較容易發熱,容易被蚊子好像也是剛好而已。

4. 其他原因:包括衣服顏色、皮膚上的細菌、懷孕等都是可能的原因,當然本身的體質(基因)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上的原因(除了衣服顏色)以外多半都是天生的,其實也沒辦法做什麼改變,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容易被蚊子咬的人,春夏蚊蟲較多,出門記得噴點防蚊液吧。


聲明: 本部落格目的在於推廣皮膚相關知識,為了方便說明,部分文章內容經過簡化並略去過度複雜的部分,請讀者不要按照文章內容自我診斷,若有疑似病徵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Tag : ,

藥物過敏會怎樣?


如果你仔細研究過手邊的藥品包裝,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口服藥都會在副作用裡面提到「皮膚紅疹」,因此我們在皮膚出狀況的時候,常常會把皮膚的疹子歸咎於吃進去的藥。
藥物的確是過敏的可能之一,但是過敏的原因其實非常多,也不是只有藥物會引起皮膚過敏,有時候陽光、灰塵、還有其他吃進去的東西都可能引起過敏,所以不必對口服藥還有藥品包裝上的警示過度反應。

最常見的藥物過敏是「皮疹紅疹 (Exanthem)」,也就是皮膚上出現..ㄟ,紅疹。然而不是所有「紅色的疹子」都叫「紅疹 (Exanthem)」喔,「紅疹」在皮膚科上形容的是一些紅色丘疹(小突起)及小斑塊混和成的症狀,有些地方還會有點脫皮。

其次還有「蕁麻疹 (Urticaria)」及「血管性水腫 (Angioedema)」,這兩者非常相近,主要是皮膚腫起來,「蕁麻疹」看起來像蚊子咬的包,而「血管性水腫」看起來就比較嚇人,嚴重的真的會「腫得跟豬頭一樣」。
蕁麻疹 (Urticaria)
圖片來源
血管性水腫 (Angioedema)
圖片來源
還有兩種長像比較特別的藥物過敏,一種叫「多形性紅斑 (Erythema multiforme)」,看起來是很多深紅色的斑塊,中間會有點起水泡;另一種叫「固定性藥物疹 (Fixed drug eruption)」,每次只要吃到過敏的藥,就會在同樣的地方長出暗紅色的疹子。
固定性藥物疹 (Fixed drup eruption)
以上的藥物過敏對皮膚科醫師來說都是蛋糕一塊,我們真正擔心的是像「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 (Stevens-Johnson syndrome)」和「毒性表皮溶解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這類嚴重的藥物過敏,這兩種過敏都會造成皮膚大片的發紅、脫皮、甚至壞死,算是皮膚科的急症之一。

目前有少數藥物可以在吃藥以前經由抽血判斷會不會過敏,但是大部分的藥物還沒有這類的檢查可以做,往往是在過敏發生之後,經由病史的研究才能判斷。一旦確定對某藥物過敏,一定要把藥名抄下來隨身攜帶,看病的時候都要提醒醫師有藥物過敏的病史,才能避免過敏反覆發生。

聲明: 本部落格目的在於推廣皮膚相關知識,為了方便說明,部分文章內容經過簡化並略去過度複雜的部分,請讀者不要按照文章內容自我診斷,若有疑似病徵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吃優格可預防食物過敏


很多人都認為吃適量的優格對健康有幫助,但是到底對健康是有什麼幫助,或許又說不上來,最近日本的國家兒童健康及發展醫學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針對這個問題有了深入的研究。

這個研究針對1550個新生兒進行長達五年的追蹤,結果發現滿一歲以前每天吃優格的小朋友,日後得到異位性皮膚炎或食物過敏的機率有顯著的降低。研究人員推斷,應該是優格裡的益生菌 (主要是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帶來的保護效果。

吃優格就能預防食物過敏,聽起來非常吸引人,但別急著去超市掃貨,這個研究還有些事情沒有闡明:
1. 雖然研究中發現每天吃優格可以有預防食物過敏的效果,但是對於每天要吃多少優格、或者要吃哪種優格,並沒有明確的說明。
2.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吃優格可以「減低」食物過敏及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但並不能「避免」食物過敏及異位性皮膚炎發生,也就是說,即使天天吃優格,日後還是有可能會過敏。

因此,對於這個資訊,我們的正確解讀應該是說:如果小朋友不排斥吃優格,那可以每天酌量吃一點(盡量選擇原味無糖的品項);但是假如小朋友不喜歡,那也不必太勉強。其次要認清吃優格是「減低過敏的機會」而非「避免過敏的發生」。

資料來源:
J Dermatol Sci. 2017 May;86(2):90-96.


聲明: 本部落格目的在於推廣皮膚相關知識,為了方便說明,部分文章內容經過簡化並略去過度複雜的部分,請讀者不要按照文章內容自我診斷,若有疑似病徵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不睡覺皮膚會怎樣?


不管是哪一科的醫師,大概都會建議患者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睡眠不足除了容易使免疫力下降,造成皰疹、帶狀皰疹發作之外,很多人應該也都發現,熬夜過後氣色看起來會很差,而最近一個韓國的醫療團隊針對睡眠不足對皮膚的影響做了深入的研究。

他們找了二十四位女性,比較她們在充足睡眠(一天至少八小時)和熬夜(二十四小時不睡覺)前後的皮膚狀況,發現光是一天的睡眠不足,就可以造成皮膚彈性變差、毛孔變大,摸起來也比較粗糙,此外膚色也比較暗沉、黑眼圈變重。

睡眠不足對皮膚不好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但這個研究經由嚴謹的科學分析告訴我們,只要「一天」就能造成顯著的變化,因此對於注重皮膚健康的我們來說,「睡美容覺」可不是開玩笑講講,而是真的有必要的。

傳統理論多半都建議最好在晚上九點至十一點前就寢,然而在目前的生活型態下,不見得都能順利在這樣的時間睡覺,比如說有的人需要輪夜班,或有些人下班的時間根本就超過這個建議就寢時間了(比如說我本人 orz )。針對這點,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如果能照著標準時間睡覺是最好,因為這是最符合生理時鐘的做法;假如不行,那就把握「作息固定」以及「睡眠長度足夠」這兩點,也就是最好能在固定的時間上床,而且睡飽,而實際要睡多久,可以因為每個人對睡眠的需求不同而自行調整,不必非要按照所謂的「規定」去執行,才不會因為壓力反而影響睡眠品質。

參考文獻:
Kim, M. , Kim, E. , Kang, B. and Lee, H. (2017)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th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Facial Skin.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7, 34-47.


聲明: 本部落格目的在於推廣皮膚相關知識,為了方便說明,部分文章內容經過簡化並略去過度複雜的部分,請讀者不要按照文章內容自我診斷,若有疑似病徵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Tag : ,

到底這是哪個「泡」?


前幾天醫師娘隔壁張太問我,「 水ㄆㄠˋ 」到底是寫成「水泡」、「水皰」還是「水疱」,這真是有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根據教育部的字典,「泡」解釋
泡:
皮膚因受傷而突起的圓凸狀。如:「腳底起泡」。
在水面上漂浮,內含氣體的球狀物。大的稱為「泡」,小的稱為「沫」。如:「氣泡」、「泡沫」、「水泡」。
「皰」解釋則是
皰:
皮膚上所生泡狀顆粒。如:「皰疹」、「面皰」。
至於「疱」則沒有特別的解釋,而是將查詢結果導向至「疱疹」。

就這樣的查詢結果來講,「泡」比較用於形容一個物體的形態,所以我們可以說「我走路走太多,腳上磨出一個水泡」或「昨天不小心被熱水噴到,手上燙出一顆水泡」;而「皰」及「疱」則是用於表示皮膚上的疾病,比如說「皰疹」、「帶狀皰疹」、「面皰」、「天皰瘡」等。

在醫學上來說,水泡則根據大小分為兩種,小顆的 (< 0.5cm) 稱為 Vesicle ,而大顆的  (> 0.5cm) 則叫 Bulla ,然而這也只是為了在醫學上能更加精確描述而做的人為區分罷了。

很多人看到水泡就想弄破,一般我不建議自己把水泡戳破,因為只要水泡一旦破掉等於是在皮膚上形成傷口,這時反而容易引發感染。小顆的水泡可以試著貼OK繃或人工皮等敷料讓它自行吸收,至於大顆的水泡還是找醫師處理比較安全。



聲明: 本部落格目的在於推廣皮膚相關知識,為了方便說明,部分文章內容經過簡化並略去過度複雜的部分,請讀者不要按照文章內容自我診斷,若有疑似病徵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 Copyright © 黃千耀醫師 - Skyblue - Powered by Blogger -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