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臉書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顯示具有 皮膚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濕疹都是濕濕的嗎?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奇怪,但濕疹很多時候都是乾乾的。

濕疹就是皮膚發炎(或叫做皮膚炎),所以我們常聽到的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等,都算是濕疹的一種,濕疹可以從病程長短分成三類:
急性濕疹:病情急又快,皮膚除了很癢以外,常常會紅腫甚至疼痛,利害的還會起水泡。
亞急性濕疹:病情稍緩但時間拖得較長,皮膚會乾燥脫皮。
慢性濕疹:如果搔抓太厲害,皮膚除了乾燥已外,還會變厚。

很多病友來門診的時候都已經進入亞急性或慢性濕疹的階段,因此皮膚摸起來都是粗粗乾乾的,這時候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擦保濕乳液(擦乳液的重點乳液怎麼選),讓皮膚不要再那麼乾燥,如果還是很癢,就要配合藥物治療。

濕疹(皮膚炎)在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面貌,所以下次「濕疹」的時候醫師請你做好「保濕」,就不必太疑惑啦。

保濕乳液怎麼選?


那麼保濕乳液倒底應該怎麼選?大原則是不要有太多的香料,而最簡單的回答或許是「擦起來舒服就是最適合的產品」。

保濕產品的成分如果按照學理,應該是分成補水(Humectant)、
鎖水(Occlusive)、皮膚修復(Barrier repair)、還有潤滑(Emollient)這幾種,如果能仔細研究產品成分來選擇產品當然最好,但每個成分都要去查,坦白講對大多數的人來講有點強人所難,所以讓我們把事情簡化一下,把保濕產品分為油性跟水性兩大類:
1. 油性產品:較滋潤,如凡士林、綿羊油、乳木果油等產品。
2. 水性產品:較清爽,如保濕化妝水、蘆薈凝膠等產品。
最理想的狀況是先擦水性產品,然後再擦油性產品把水分鎖在裡面,假如時間上不允許(或只想擦一種),那我建議以油性產品為主。

每個人膚質都不一樣,同一個產品有的人擦起來沒事,但換個人擦可能就會過敏或長粉刺,除了從產品成分上去留意之外,會不會過敏是很難預測的。可以在購買前先在頸部或耳朵後面小範圍試用,過幾天確認沒有皮膚不適再購買。

天然的最好嗎?


很多朋友都對「化學」的東西感到很反感,而對「天然」的東西覺得很放心,只要是天然的都認為很安全。
其實這不盡然正確,簡單舉個例子來說,蛇毒也是天然的東西,然而卻有高度毒性;還有很多植物的汁液,對人體也都有危害。

最近有位患者因為肩膀痠痛,聽信朋友的建議,將一種叫「黑面馬」的草藥搗碎後敷在肩膀上,隔天皮膚就出現紅腫刺癢的症狀。
接觸性皮膚炎
黑面馬


黑面馬
這種症狀我們叫做「接觸性皮膚炎」,清微的在一兩周的治療後都會有明顯的改善,不過暫時會有些色素沉澱的痕跡;嚴重的狀況下則可能造成潰爛甚至感染等等。

雖然很多中草藥對人體真的有助益,但天然的未必就是安全的,使用時還是要小心。

- Copyright © 黃千耀醫師 - Skyblue - Powered by Blogger -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